最新消息

松山區寶清街案變更(第二次)事業權變計畫送件

2022-06-17


本案基地位於寶清街、南京東路五段、基隆路一段、八德路四段所圍街廓內,為跨街廓更新單元。更新前原有建築物老舊窳陋已廢棄閒置,出租做為停車場使用,整體基地環境品質惡劣,無法充分發揮土地使用機能與效益,故採都市更新方式重建,此外,本案亦申請臺北好好看系列二,建築物皆已拆除且自2010年9月起綠美化持續至今。
本案原實施者富達鋼鐵在丹棠開發協助下,歷經自行劃定更新單元、事業概要、擬訂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等階段,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於2019年3月公告實施,後因實施者變更為北碁建設,爰於2021年7月辦理變更實施者,並重新檢視產品定位及建築規劃,續於2022年6月申請第二次變更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

基地範圍受計畫道路分隔,採容積調派方式妥適規劃南北側建築基地
本案基地受限Y字型八米未開闢計畫道路分隔,致北側建築基地面積僅535.00㎡,於規劃設計上多受限制,在建築基地條件限制下,採以都市更新獎勵容積調派方式,妥適規劃南北側建築基地,以達到最有效使用。

協助開闢計畫道路,提升地區交通便利性及強化都市防救災機能
範圍內中間Y字型八米之計畫道路,因土地權屬為公私地主持有,且原有建築物橫跨其上,長期以往未能有效利用與開闢,影響寶清街與基隆路一段及南京東路五段之連繫。希望透過本次都市更新,協助開闢單元內計畫道路,且捐贈單元外354-4地號計畫道路土地,以提升通行便利性及地區防災需求。實施者北碁建設協助開闢單元內道路及捐贈單元外354-4地號計畫道路土地,並採部分協議合建,部分權利變換實施方式辦理,未來道路用地由更新處囑託地政機關登記為臺北市工務局新建工程處管理,讓計畫道路得以順利開闢,且配合本案南北側基地內人行空間的留設,除了改善基地環境品質外,更提升周邊地區的交通便利性及強化都市防救災機能。

現代感建築的設計語彙,塑造共生滲透的生活型態
為延續寶清街原有都市騎樓紋理及考量基地位處高架橋邊,商業活動不佳等情況,於南側建築基地興建地上27層大樓,地下6層SC住商混合大樓,且於臨寶清街側留設騎樓及1樓設置商業空間,而北側建築基地興建地上12層,地下3層RC辦公大樓,於建築立面造型上,採用比例韻律及水滴意象模組的開口設計,並打造珊瑚意象造型之立面,塑造建築現代感設計語彙,而水滴意象的開口設計也創造建築物不同的光影變化,形成豐富陰影與立面表情,彷彿珊瑚在繁雜的都市空間中搖曳及吐息著,成為符合地區發展趨勢及景觀機能兼具的社區。